为什么巴菲特不住在华尔街?

新港海滩是一个迷人的加利福尼亚小城,这里远离世界金融中心华尔街,但这里是一家世界上最优秀的私人金融公司所在地。这家公司就是太平洋投资管理公司( PIMCO)。太平洋投资管理公司成立于1971年,2000年起隶属于慕尼黑安联集团,管理1万亿美元资产。企业创始人比尔・格罗斯(Bill Gross)是证券界的一位传奇人物。

另一位同样著名的传奇人物就是沃伦·巴菲特。巴菲特不住在纽约,也不住在华尔街附近。40年来,他一直住在奥马哈的一栋房子里,这栋房子是他花31500美元购买的。巴菲特不仅生活在奥马哈的法纳姆街,他的投资公司伯克希尔・哈撒韦的总部也在奥马哈,远离喧嚣的华尔街。巴菲特抵制住了高科技股票的诱惑。对他来说,互联网股票是没有投资价值的。但众所周知,巴菲特被世界誉为投资传奇。

那么究竟是什么让格罗斯或者巴菲特这样的人取得了成功?格罗斯和巴菲特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他们都不居住在华尔街,远离金融市场心脏曼哈顿下城的这条著名街道。

华尔街上应酬繁多,身着灰色和黑色西装的生意人整天相互会面,做生意,交换股票和资金,这也许是生活在华尔街的一个不便之处。但是大部分公司寻求的恰恰是这些。它们希望身处各种业务发达的地方,身处能把握市场脉搏的地方,由此知道什么是重要的、什么是最新的动态、谁是受欢迎的和必须结识的人。好的信息来源、重要的熟人、非正式的联系和关系网,这一切都使业务开展得更容易。

这听起来很有道理,但只要看一下盲从的心理机制,就知道这是一个错误。如果你每天都被思考、讲述相信和感受相同东西的人包围,那你就很难摆脱这些思想、信念和感受,你就会被卷入盲从的浪潮。

这也许正是比尔・格罗斯和沃伦・巴菲特成功秘密的一部分。他们都在远离华尔街的地方作出决策,由此,他们可以免受巨大的潮流的影响,成就自己的财富传奇。

在远离华尔街的奥马哈,巴菲特在3150元的房子里听着华尔街的采访,听着那些笃信技术的神童们叙述新的时代和100%的利润。也许岁数也帮助了他。他不属于二十七八岁就在市呼风唤雨,并同新科技共同成长的那一代神童。这也使他产生了疏远感。这种源于空间、文化和个人的疏远感,有助于他抵御大众潮流的诱惑。“在华尔街的话,我父亲就会有完全不同的生活。巴菲特的儿子彼得这样说道,“他可能也会去追逐那些别人想要的东西。”没有比这更好的说明了。正像德国的一位基金经理说过的那样,他避免各种会议和每天的股市会谈,因为在那里存在太多无关紧要的信息。

对于投资者来说,这意味着他们应该完全有意识避开日常业务的忙碌。不要每天都去查看仓位,不要每天都去比较股价,不要每天都去阅读附有最新投资建议的股市刊物。干脆同每天的这些疯狂保持一个合适的距离。比如纽约对冲基金首席执行官盖伊・斯皮尔,他是一位绝对不会被人认为是外行的股市专家。按照他自己的说法,他每周只查看一次股价表上的价格。

人们为何争相跳进股市的陷阱?多半是盲从心理和从众效应从中作祟。“从众效应”在盎格鲁一撒克逊文学中被称为“花车效应”。这个情景类似于一个乐队在车上演奏,欢欣鼓舞的人们追随着这辆车。紧跟这辆车的人越多,尾随的人就越多,游行的队伍就越长。

这种行为的动机可能是归属感。人们愿意参与其中,愿意属于它,愿意发表意见,愿意成为其中一员。还有什么比被大众排除在外更糟的事呢?我们的大脑会对被排除在群体之外作出痛苦的反应。所以,我们愿意随大流,因为这样比较容易,因为我们不想被大众拒绝。

有这样的可能,一开始只是团队中的一些成员向着错误的方向前进了,然而会有其他成员追随他们,因为后者会猜想前者有更好的信息,尽管这实际上只是有些人在一开始便做出了错误的决策。或者更直白地说,即使大家意见是一致的,那也有可能是大家都犯错了。跳上来“搭便车”的人越多,就有越多的人想跳上来“指便车”。

在股市,还有一种更致命的状况:越多的人开始购买股票(或者其他有价证券),股票的价格就会上涨得越快,就会有越多的人被吸引,随大流入市,而这又进一步推高了价格。如此这般,循环不止。由于一开始的小小错误,尽管人们是(或者说恰恰是)基于理性展开行动的最终却走向了一场灾难。

人们对于一种统一的世界观的追求,会使他们或者通过全新诠释迄今为止的观点来淡化新信息,或者干脆拒绝新信息,怀疑这些信息的来源,认为信息提供者是被教唆的或者是低能的。如果不想被别人支配,不想被盲从的潮流席卷而去,那么就必须与其保持距离。

文章选自:《逆向投资心理学》[德]汉诺・贝克 (Hanno Beck) 著 张利华 译

内容简介

人们的心理因素会引起资本市场的波动,本书结合行为科学和心理学理论,完整揭示了心理因素驱动市场行情变化的过程。

作者用严谨的理论和生动的案例论述了盲从、损失厌恶、相对性效应及证实偏见等心理偏差如何误导了人们的投资决策,使收益大打折扣,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之道。此外,书中还给出了投资的三条铁律,帮助投资者实现收益最大化。

读过本书后,你将学会如何利用自己和大众的思维、情感和行为模式进行投资。这意味着,你不需要克服或消除自己的情绪,而只需从自我反应中学习。

本书于2013年获“德国年度最佳财经图书奖”。该奖项由花旗德国捐赠设立,每年颁发一次,用以奖励在资产布局、货币投资和股票选择等方面为私人投资者提供了最有价值意见的图书。

作者简介

汉诺•贝克(Hanno Beck)美因茨大学政治经济学博士,《法兰克福汇报》金融编辑和撰稿人,德国最佳财经图书奖获得者,普福尔茨海姆大学经济学和经济政策学教授,曾在《法兰克福汇报》担任8年的经济与金融市场栏目编辑,如今依然定期为其供稿。此外,他还在各种专业杂志、报刊上发表文章,评论经济形势。

信息来源: 
2021-04-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