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政务碰上新媒体会怎么样?

新媒体,这个词本身对大众而言早已不是什么新鲜词汇,一种利用数字技术,通过计算机网络、卫星等渠道及电脑、手机等终端,向用户提供信息和服务的传播形态罢了。去百度、搜狗等搜索引擎上输入“新媒体”三个字,下拉列表里出现的词条大多是这样的:新媒体运营、新媒体营销、新媒体培训去哪学?等等。大众所关注的已经不是定义、载体之类的基本概念了,随着新媒体的价值、原创性、效应和生命力的不断延展,新媒体是具备价值的信息载体,载体具备一定的受众,那么将两者结合就可以共同完成新媒体存在的价值,即,这个社会中及时信息的价值。

进入新媒体时代之后,信息传播的时空限制被彻底打破。无论哪个地区发生新闻事件,人们都能通过互联网在第一时间获知事件详情,了解事件的来龙去脉。其次,相较于传统媒体,新媒体传播信息的速度越来越快,信息传播方式多种多样,视频、图片、音频等都可以用来传播信息,使信息的可读性、趣味性大幅增强,使新闻事件的传播范围、影响范围得以进一步拓展。另外,新媒体环境下,只要话题与网民利益有关,就能迅速吸引网友的注意,几十分钟的时间便可以实现井喷式传播。

那么,当新媒体遇上政务,会怎么样?

根据腾讯发布的《2015年度全国政务新媒体报告》,2015年国家各部委的微信号开通率达到了40%。根据新华网舆情监测分析中心发布的《2015年全国政务新媒体综合影响力报告》,2015年中央机关政务通过新媒体发布的稿件超过47万条,覆盖人数超过2.8亿人。

2018年12月7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推进政务新媒体健康有序发展的意见》。《意见》指出,政务新媒体是移动互联网时代党和政府联系群众、服务群众、凝聚群众的重要渠道,是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建设服务型政府的重要手段,是引导网上舆论、构建清朗网络空间的重要阵地,是探索社会治理新模式、提高社会治理能力的重要途径。

 

现在可是2020年了,相较于2015年的数据,新媒体账号的开通率早就不知道翻了多少倍,网络影响力亦无法估量其大小了。那么,使用正确的操作方法,掌握实战技巧,全面提升政务新媒体的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与公信力便是举足轻重的大事。

北京大学电商课题组新媒体顾问,中国传媒大学、中山大学、河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客座教授袁国宝最新力作《政务新媒体——引爆指尖“政能量”》:

立足于当前我国政务新媒体的发展现状与趋势,全面梳理了我国政务新媒体的实践成果与经验,并指出了政务新媒体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问题与痛点,从推进政务公开、优化政务服务、凝聚社会共识、创新社会治理、推动媒体融合等多维度着手,结合丰富的实战案例,深度剖析了微博、微信、抖音等国内主流新媒体平台运营技巧与方法,构建了一套完整的政务新媒体矩阵体系,以全面提升政务新媒体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

人民网舆论与公共政策研究中心主任祝华新:

人民网在舆情监测中发现,很多政务舆情是政策解读不到位,老百姓有隔阂或误解,而引发社会舆论的抵触反弹。政务新媒体刷新了体制内的话语体系,接地气,晓民意,做好政策宣传,方便老百姓与执法者的沟通互动,拉近了政府与广大人民群众的心理距离。我们相信,民意是可以测量的,也是可以说服和改变的,需要沟通技巧,更需要政务公开和倾听的诚意。

北京大学新媒体研究院院长谢新洲:

《政务新媒体》一书立足于我国政务新媒体的发展与演变、传播机制及社会影响,总结当前政务新媒体传播面临的困境与痛点,从推进政务公开、优化政务服务、凝聚社会共识、创新社会治理、推动媒体融合、强化舆情管理等多维度着手,全面阐述了政务新媒体运营的实战技巧与方法,内容富于系统性、前瞻性、实战性,具有很强的理论创新性与实践指导意义。

中国石化新闻发言人吕大鹏:

本书作者多年来致力于新媒体营销和品牌传播实践,对政务新媒体的传播规律拥有敏锐的观察和深刻的思考。在《政务新媒体》这本书中,作者从“服务型政府”的理念入手,针对如何提升政府形象和公信力、如何促进政府职能向服务型转变、如何建设人民满意的“指尖上的网上政府”等问题提出了极具前瞻性的观点和经验,相信对各级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负责人以及高校相关研究人员都有启发。

本书适合全国各级党政机关、新闻媒体机构、政务服务工作者、新媒体从业者以及对政务新媒体感兴趣的读者的学习和参考。

信息来源: 
2020-08-10